当前位置:首页 > 上海五星体育在线直播无插件
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5.6万台,同比增长14.2%,销量为30.2万台,同比下降4.50%。
2.SCARA机器人受3C行业回暖影响较大,六轴机器人受汽车、新能源等核心行业需求收紧影响,整体承压明显。
3.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占有率58.65%,较上一年提升超过7个百分点。
4.由于协作机器人技术壁垒较低,国产厂商在出海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,2024年协作机器人出口占比达到24.57%。
5.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7.7%,市场之间的竞争将加剧,国产厂商面临更大压力。
加入高工机器人专业行业群,加微信:,出示名片,仅限机器人及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产业链相关企业。
,同比下降4.50%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产销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。
也许有人会有疑惑,为啥工业机器人产量和销量的差异这么大,这里需要说明的是,产量的统计口径是国家统计局的口径,根据国家统计局《数字化的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(2021)》 中关于工业机器人的分类说明,
工业机器人指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业机器人的制造,如焊接专用机器人、喷涂机器人、工厂用物流机器人、机械式遥控操作装置(遥控机械手)等
各类机械臂形态的机器人,如多关节机器人、SCARA、DELTA、协作机器人等
,与上述的产量口径的主要差异未包含工厂用物流机器人(AGV/AMR)、机械式遥控操作装置(遥控机械手)等。
从细分产品来看,SCARA机器人受3C行业回暖影响较大,同时新能源行业的承压亦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,综合看来需求呈同比微增长态势;六轴机器人作为占比最大的品类,虽然大中小负载六轴机器人景气度差异较大,但受到汽车、新能源等核心行业需求收紧的影响,整体承压明显,呈同比下滑态势。
并联机器人受下游几个行业如食品、日化、医药、3C等的综合影响,叠加自身应用面的受限,整体销量预较上一年销量略有下滑。
协作机器人延续相对高增长态势,一种原因是下业的渗透率仍在提升,如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突破;另一方面,协作细分产品迎来快速起量期,如协作焊接、大负载协作码垛等,综合看来,协作机器人是唯一实现两位数增长的本体品类。
内外资分化态势延续,国产份额持续上升,GGII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2024年,国产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占有率58.65%,较上一年提升超过7个百分点。
从细分产品来看,2024年工业机器人全品类产品国产份额均超越外资厂商份额,其中,六轴机器人系首次国产份额超过外资厂商份额,SCARA与Delta机器人的国产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,最为亮眼的是协作机器人,国产份额首次超过90%,在销量上呈现绝对主导的地位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在国产化程度较充分的协作机器人领域,内卷化的价格竞争正在给各厂商带来负面效应,或增量不增收,或增收不增利;此外,虽然六轴机器人的整体国产份额超越了外资厂商份额,但剖开来看,在大负载领域国产化份额依然较低,同时国产厂商的产品力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
根据海关总署数据,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全年出口量为26149台,同比增长22.95%;其中,协作机器人全年出口9825台,同比增长57.78%,协作机器人出口占比达到24.57%,较上一年提升超过8个百分点。
可以说,中国协作机器人出海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,其中以遨博智能、大族机器人、越疆机器人、艾利特机器人等厂商为主要代表,区别于国内市场内卷式的价格战,海外市场一般具备更高的付费能力,同时对于机器人品牌、本土化服务、产品的质量等方面也有更高的要求,对于普遍增量不增收、增收不增利的国产机器人厂商而言,出海慢慢的变成了愈加确定的必选项。
(ps:2024年10-12月份,发那科、ABB等国际厂商的全球机器人订单额均出现了增长拐点,结束了此前连续多个月下滑的态势,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反映出海外市场需求的增长)
GGII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2.5万台,同比增长7.7%,相较于上一年增速有所提升。从工业机器人下业来看,三大基本盘(汽车及零部件、3C电子、新能源)中3C电子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,汽车行业预计相对稳健,新能源中锂电行业有望弱复苏,光伏行业预计延续承压态势。
综合来看,结构性的分化仍将延续,对工业机器人需求而言,支撑作用略有增强。主要的判断逻辑如下:
从竞争格局看,预计中国市场集中度将逐步提升,同时,行业洗牌和出清的阀门将加大。
毋庸置疑,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开始步入竞争的深水区,国际与国产厂商之间的正面交锋变得愈加频繁,一方是以价换量的“简单粗暴”打法,另一方是在份额与利润之间做平衡的“端水”策略,随着国际厂商本土化策略的不断深入,通过导入国产零部件,为其主动降价提供了新的空间,从这个方面看,2025年的市场之间的竞争无疑会更加白热化,而国产厂商的压力无疑也将加大。
以具身智能、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奔涌向前,过去工业机器人做不到或者做不好的场景,是否有了具身智能技术的加持有望迎来新的改变,这一点尚待时间的验证。
2025年被称为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“元年”,根据GGII近段时间的调研反馈来看,众多制造业的头部厂商对于导入人形机器人报以极大的期待与意愿,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看,可以看做是对于新技术的积极拥抱
同时,对于以工业机器人、复合机器人为代表的既有产品技术,则更多表示出某些特定的程度的迟疑,此刻,新技术与老技术之间的博弈开始具象化。
但归根结底,制造业领域导入机器人本质都是一种投资行为,投资回报(ROI)的测算似乎很难规避,当前人形机器人享受到的需求红利非常大程度上是供需错配造成的,当哪天人形机器人能力可以普遍满足下游应用的需求,其供需逻辑将回归理性与平和,ROI≤2年也将会是耳熟能详的甲方规则。
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隶属于高工咨询公司,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产业市场研究与咨询的第三方机构,研究覆盖机器人产业链所有的环节,涉及减速器、伺服系统、控制器、激光雷达、工业机器人、移动机器人、机器视觉、末端执行器、系统集成、锂电专用设备、软件系统等。GGII每年通过实地走访和电线家以上产业链企业,积累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行业数据,为企业、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。
行业数据服务:GGII走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公司进行详尽的行业调研,获取大量的一手数据,通过对供应关系交叉核对、上下游验证,形成聚焦核心零部件产销量、机器人产业链产销量、系统集成应用分布、下业需求分布等领域的完整产业数据库体系,相关产业数据被IPO招股说明书、券商研报、第三方咨询机构、专业媒体等广泛采用。
定制化调研与咨询服务:GGII通过长年不间断地对产业链公司进行详尽跟踪调研,形成全面、深度、准确、权威的产业数据库,为企业、金融机构和政府单位等,提供战略咨询、市场调查与研究、业务与技术尽调等专业咨询服务和行业报告。
政府产业高质量发展顾问服务: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以专业的分析方法、深厚的产业研究基础、丰富的产业资源,已为全国10多家地方政府和园区提供产业规划、招商指引、企业对接、项目研判等咨询服务。
IPO与金融咨询服务: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(GGII)金融咨询服务重点聚焦于智能制造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链。主要服务包括:协助企业及券商撰写IPO募投可行性研究报告;提供业务与技术分析;辅助券商针对招股书问询时进行行业问题回答及论证。为企业的再融资、并购重组、银行贷款等提供完整的尽调服务及可行性论证方案。
产业培训服务:旨在帮助客户快速了解和认知机器人&锂电&储能行业的发展形态趋势,挖掘潜在的商业和投资机会,GGII可提供针对机器人&锂电&储能等领域的相关产业培训服务。